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_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_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返回顶部
2025年五原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来源:农牧和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0 作者:农牧业局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按照《关于印发<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等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农牧局发〔2025〕23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充分发挥补助项目强队伍、推技术、带小农的基础支撑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安全供给,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兑付到位、项目执行到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公益性职能,集成配套先进技术模式,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方法,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农牧业基本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情况

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全县辖8镇、1乡、1个国营农场,1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1.26万,其中乡村人口10.25万。总土地面积375.5万亩,其中耕地255.87万亩,人均耕地11.64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8倍。盛产优质葵花、玉米、小麦、灯笼红香瓜、西甜瓜、番茄、肉羊等农畜产品,是粮油大县、肉羊大县和设施农业大县,也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糖及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和“塞外粮仓”之美誉。

(二)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粮油产业。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5.36万亩,向日葵播种面积132.75万亩,主推技术是春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栽培及麦后复种多元栽培技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向日葵沟膜垄植抗旱抗盐耐列当技术等。五原是国内特有的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葵花生产及出口大县,我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粮油品质及产量,助力我县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

2.果蔬产业。2024年,全县种植瓜类4.9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07万亩,果树2万亩,主要品种为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白梨脆、灯笼红)、西瓜、番茄(加工型)、青红椒(朝天椒、鲜食椒、酱用椒)、鲜食西红柿(黄柿子)、花菇、贝贝南瓜、苹果梨、早熟梨等。主推技术是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10米跨度塑料大棚建造技术、瓜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穴盘基质育苗、嫁接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五原县灯笼红香瓜、黄柿子、精品西甜瓜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区内外,农民来自设施农业产业的收入达20000元。

3.肉羊产业。2024年全县肉羊饲养总量达521.27万只,其中存栏212.15万只,出栏309.12万只,主推品种是东佛里升羊、华蒙肉羊、巴美肉羊;主推技术是肉羊杂交多胎繁育技术、肉羊人工授精技术、肉羊同期发情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羔羊早期断奶技术、青贮饲料制作技术、标准化防疫技术、TMR全混日粮饲喂技术、紫花苜蓿种植和饲喂技术、肉羊快速育肥技术等。全县肉羊标准化圈舍普及率90%以上,秸秆加工转化利用率90%以上,各类饲草料加工机械普及利用率明显提高。

三、任务目标

2025年项目实施时间为2025年4月-2026年4月。

(一)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夯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每名基层农技员定向包联至少一个行政村,联系若干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在关键农时驻点开设田间课堂,现场直播、示范操作,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等资料。支持农技人员联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研院校专家、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共同开展农技服务。支持农技人员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问题解答、业务指导、技术普及等在线指导服务。全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90%,每个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不少于3个,进村入户开展指导服务时间不少于100天;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70%。

(二)遴选发布主推技术。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遴选发布不少于3项适合本地区的农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组装集成综合技术方案,并制定农技推广计划,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各实施单位,依托示范展示场所和主体落实推广应用任务,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和科研院校、国家和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作用,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确保农牧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三)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长期稳定的现代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不少于2个,试验示范综合技术方案及本区域内农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技术观摩、经验交流、经验培训等活动,广泛邀请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小农户参观学习,每个基地直接联系农户不少于10个。

(四)提升农技人员能力素质。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积极探索多地联合培训等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对1/3以上的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

(五)加强特聘农技员队伍管理。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三支一扶”计划中涉农毕业生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招募特聘农技员。特聘农技员应由县农科局会同财政局进行招募、使用、管理和考核,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服务协议并报市农牧局备案、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填报等程序进行,优先续聘考核优秀人员,招募全程要公开透明,要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方式,对特聘农技员进行在线动态管理,并广泛宣传特聘农技员优秀典型。作为粮食主产区,每个乡镇可招募1名特聘农技员。

(六)加快信息化手段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蒙农创”科技110服务网络作用,大力宣传“96326”农牧科技服务热线,实现电话咨询、微信互动、远程诊断、线上答疑、视频宣讲、信息推送、科技培训、实地指导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蒙农创”科技110技术服务人员要跟特聘农技员、科技特派员等进行融合,引入社会力量提供服务,“蒙农创”科技110服务满意度90%以上。鼓励各推广机构建立官方账号,应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宣传,培养一批农技微视频创作者,在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鼓励引导农技人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在线开展业务培训、农技问答、咨询指导等服务。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继续做好系统信息录入和更新,完成工作开展情况日志填报以及用户反馈评价等工作,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服务指导。

(七)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针对转基因玉米,建立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将抗虫耐除草剂品种与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栽培技术结合,加强技术观摩培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我县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充分发挥其减损增产、提质增效的技术优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0.45万亩转基因玉米。

(八)实施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继续实施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由自治区围绕重点产业链,以农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目标,组建由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校及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组成的实施团队,探索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农科教协同服务新机制,强化在现代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展示推广,实现一批农牧业重大技术尽快落地应用。承担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任务单位要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细化实化,将任务书或实施方案经自治区双首席签字后,同时报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备案。

(九)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支持各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院校或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等力量,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主要包括:协同推广机制,由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院校针对生产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联合市场化主体共同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鼓励搭建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按照产业特点设置区域工作站点,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等联合开展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我县专门成立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农科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农科局、财政、乡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和科技局科教股,科教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全面协调。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公益性服务责任落实。

(二)强化管理,综合评估。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落实完成绩效指标内容,并结合实际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明确绩效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评价。要利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做好项目资金执行、绩效目标上报等工作。要规范资金管理,严禁挪用、拖欠项目资金。

(三)做好总结,注重宣传。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发掘宣传一批在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等涌现的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

2025年五原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特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付志强农牧和科技局局长

成 员:李建忠 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

侯 强 财政局副局长

郭 婧 农牧和科技局科教股股长

孟 永 财政局农财股股长

侯 琴 农牧和科技局财务股股长

农牧和科技局各推广机构负责人

各乡镇负责人

在项目实施期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职务变动,由相应岗位人员自动递补,不再另行发文。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