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_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_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园区
六个行动·节水行动 | 五原县:打出“节水组合拳”绘就绿色农业新画卷
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11 15:26 作者: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在内蒙古西部的黄河“几”字弯北端,一片由黄河水滋养的沃土 —— 五原县,正以“节水控水”为笔,在河套平原上描绘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图景。作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和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双重挑战下破局?五原县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为指引,打出了一套“工程+农艺+管理+生态”的节水组合拳,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五原县丰济渠灌区,衬砌一新的渠道宛如银色丝带穿梭在田间。“过去土渠跑冒滴漏严重,现在渠道衬砌后,水利用系数提高了30%。”义长分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核心区域,五原县累计完成骨干渠道衬砌561.4公里,群管渠道衬砌3300公里,让“跑水渠”变身“节水渠”。与此同时,6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推进,通过“渠沟路林田水电技管”九要素配套,每亩节水达20立方米。

在农艺节水战场上,一场“水滴革命”正在展开。塔尔湖镇的农田里,移动式引黄滴灌首部设备正在运转,清水混合着肥料通过管网直达作物根部。全县已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面积27.3万亩。更值得关注的是,“引黄蓄水二次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正在试点,通过固定澄清池过滤黄河泥沙,让滴灌系统更稳定,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管理体制改革则是节水的“制度引擎”。义长分中心从公益二类转为一类事业单位,彻底终结“以水养人”历史;66个水务合作社取代传统“包渠制”,推行“一把锹”浇地模式,实现用水“精准到亩”。在新公中镇永联村,村民小组长王占元展示着用水台账:“现在按方收费,超用加价,大伙节水意识强多了。”数据显示,全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20年0.43提升至2024年0.478,实现用水总量与强度“双下降”。

五原县坚持调整种植结构与转变经营方式两手发力,在“保粮”与“节水”间寻找最优解。对于粮食等高耗水农作物全部实行区域种、渠域种、集中种、连片种,缩短用水期,提高用水效率。同时,将规模经营作为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全县土地流转107万亩,规模化经营50万亩,通过规模化、集中化种植经营,实现集中浇、集约浇。相比分散灌溉用水,小田并大田后,每亩可节水约20立方米。

与此同时,五原县积极突进生态节水保绿,构建“节水 - 生态 - 发展”良性循环体系,将非常规水利用作为节水“第二水源”,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强工业冷却水、工艺水循环利用,支持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分流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达到40万立方米以上。投资4636万元,实施世纪大道西段至工业园区再生水管网建设工程,改造管网20公里,加快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处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改造。同时利用分凌水为3.36万亩林地和36个河湖湿地补水,既缓解凌汛压力,又补充生态用水,实现“一水多用”。

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从“单一工程”到“系统治理”,五原县的节水实践,既是对“四水四定”原则的生动诠释,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样本。如今,这片古老的灌溉区正以节水为支点,撬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节水带来的不仅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是耕地质量的提升、种植结构的优化、农民收入的增长。当黄河水以更高效的方式滋润土地,一幅“水清河晏、粮丰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河套平原徐徐展开。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